經濟仰賴石油、天然氣與金屬出口的俄國,先前就已表明對部分北極的大陸棚享有主權。專家指這處地區藏有大量礦藏。
克宮剛公布的文件指出,莫斯科將在北極區強化邊防兵力及設立新駐軍,以便「有能力確保在不同軍政環境下的軍事安全」。文件未說明將部署的兵力人數。文件指出,據信全球有四分之一未開發的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在北極,北極必須成為俄國在二○二○年前的「最高戰略資源基地」。
經濟仰賴石油、天然氣與金屬出口的俄國,先前就已表明對部分北極的大陸棚享有主權。專家指這處地區藏有大量礦藏。
克宮剛公布的文件指出,莫斯科將在北極區強化邊防兵力及設立新駐軍,以便「有能力確保在不同軍政環境下的軍事安全」。文件未說明將部署的兵力人數。文件指出,據信全球有四分之一未開發的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在北極,北極必須成為俄國在二○二○年前的「最高戰略資源基地」。
那是一個斯德哥爾摩,沒錯,因為人人都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我們與綁架者共舞、高歌,在宴會的末了投票給他們,選出今晚的party’s king。一切像真的北國首都一樣,寒冷而歌舞昇平。
而這個斯德哥爾摩卻沒有諾貝爾和平獎。回頭一看,我發現它變成了一座不毛的廢墟,竹籬笆上爬滿了長刺的藤蔓,刺著裡面也刺著外頭。
都會傳奇
1945年的台灣島上,有5732枝電線桿,上面一共釘了25276個水龍頭,最後當然沒有一個流出水來。2649個外省兵不解地看著,這個島上的水竟不能公平地給他們喝。
「外省兵來台灣的時候,都買幾個水龍頭釘在電線桿上,以為這樣自來水就會流出來。」這出現在許多的口述歷史之中,甚至多到了已經不再是個人的經驗。我相信這應該是個真實事件,然而超越個體性地大量發生,經驗上實在難以想像。可是竟然從北到南,每個港口,每個人的阿公都至少有一個朋友,號稱親眼目睹了這項集體的愚行。
這是當代的愚人魔幻傳奇。而還有後日譚,到了1947年,這些愚者又蛻變為鐵蹄的鎮壓者,於是夾雜著恨意,「水龍頭的故事」遂成為怨懟與詈罵的重要題材。
大家各別發展著各自的Urban Legends,都會傳奇,比起單純的侮辱性詞彙,這些敘事要來的豐富而有厚度得多,偏見在其中也長得愈加茂密而生動。
「國民政府撤退的時候,從大陸的中央銀行,運來上百噸的黃金,所以台灣後來就有了經濟奇蹟。」這是對立者的敘事與史觀,替大陸民族帶來壯闊的海洋橋段,神秘的黃金,搭乘著神秘的輪船,在神秘的碼頭卸貨,就像是某種海賊一樣,於是,「我們」再也不是海賊王國裡面的他者。
有了這千古帝都搬出的寶藏,所謂進口替代,所謂美援,其實都是經濟史上面的虛構,這是屬於我們不可動搖的、北朝(鮮)式的主體神話。
而放在這個島上,更重要的潛台詞,大概是:「『他們』就是欠『我們』。」
「某某夫人晚上都會從輪椅上站起來,去跳迪斯可。」
這種話則是最近幾年的產物。說是最近,其實也已經有十年以上了,從某夫人的丈夫,以政權可能取替者的超新星姿態崛起之時,就零零碎碎地流傳起來。而我第一次聽到還是從親戚的口中,十足驚駭,主要是駭於這種言論她竟然可以說得出口,還活靈活現,害我有種遺傳學上的羞辱感,於是大家在餐桌上就吵開了。
多年以後,也是在家族聚會的餐桌上,我批評起一些人對往日理想的背離,幾個人同感地點起頭來,大表共識之意,然而我想他們對我「誤想的共識」,大概要比真正的共識來得多很多。
「所以,你現在相信那位夫人會跳迪斯可了嗎?」那位親戚不死心地又問了,雖然我猜她自己其實也並不這樣相信。
然而我已經懶得跟她爭執這個了。
跟友人說
致L君:
要是你看過五月十一日人間副刊K君的文章,就會發現,其實那比較像個答辯狀,他不厭其煩地在為「高級」、「低級」、「本省」、「外省」作詞彙的解釋,然而這些解釋,就像你在法庭上習慣會看到的當事人陳詞一般,只不過是揣摩審判者的心證,所做的自圓其說,遠不如行為現場留下的Exhibition A。
不知道他是刻意避重就輕,還是純粹地無知,他的問題不是在高級或是外省人,整個社會也不是。
在太平洋對側的你,應該可以簡單理解這樣的例子:在抽離語用的背景以後,單就字面、字義的層次,「北佬(Yankee)」與「黑鬼(Nigger)」這兩個詞彙,實在很難說哪個比較糟糕,雖然在發生學上,都是用來嘲弄乃至於貶損的詞彙。你使用「黑鬼」,不是討一頓打,就是吃上官司;而講「北佬」則似乎完全不會如此,至少肯定的是,他們還用這個當作棒球隊的名字,裡面還豢養了我們的國民希望,而他不是北佬更不是白佬。
「黑鬼」這樣的稱呼,強迫被稱呼者逼視他的劣勢處境,去提醒他那樣一個實際上的政治與經濟壓迫關係是存在的;而外國人呼起「北佬」時,當然存在著譏誚消遣之意,可是卻少有人在被如此稱呼時,認真地感受到被侮辱或是被歧視了。這也只是因為被稱呼者,並沒有立足在一個真正不利的境地。不去解消這一組緊張關係,則無論名稱如何改換,本質上的弱勢並沒有轉變。
「台客」這樣的稱呼,過去造成的種種不快,絕對不是因為這兩個字本身,台客究竟台不台,也不是重點,而是因為它指涉到的,是某種教育程度或經濟資源上的弱勢,或某種破敗鄉村與城市底層的文化,故彼時「台客」才會成為一個具歧視性的用語。
而現在政治地位的翻轉平衡,原本「台客」所指向的荒蕪已經消失了,所以這個語詞就不再是塊禁地,我們可以在上面栽植種種新的花蕊,並交雜出新的文化色彩。相對的,K某囈語的「高級外省人」,其實只是一種註定要失敗的、可笑的反撲,而在不致於受到真正嚴厲制裁的環境裡面,連壯烈也稱不上。
K某的另一個爭議,在於「台巴子」、「鬼島」之上。從台客到台巴子,則是另外一組論述。變化的不是客體,而是發言的主體。過去在島上壓制的那個主體崩解了,而另一個在島外的壓制主體逐漸崛起,台巴子一詞更體現崛起者的趾高氣昂,K某則選擇採用那個「大國之眼」。一個人不愛他的國家可以是一件小事,然而去認同的是什麼樣的東西,則相當值得評價。
其實,K某所鼓吹的「鎮反肅反很多年」,對戰爭的開門相迎(無論你認為那是內戰還是外戰)等等言論,才是最不堪的部份,他對此則未置一詞,選擇把最幽暗的地方留給了幽暗。
我略知村子一二
土城眷村的夜晚也曾經是那樣幽暗,而我以為那就是一般概念中的「鄉下」,每次要去外婆家,我們都說要回鄉下去。而我其實一點都不愛去。
小時候可能是某種強迫症,我畏懼皮面破掉露出棉花的椅子、有龜裂剝落的水泥牆面,以及殘有黃黑糞跡的舊馬桶。而不幸的,這些東西在外婆家全部都有。即使其實並沒有什麼味道,我也總覺得那邊蒸騰著腐敗的氣體。
每次回去的時候,都是冷濕的過年期間,往村子裡走的狹窄道路上,水溝邊側有許多被雨水泡爛的鞭炮殘渣,看起來就像是糞便一般,而更不幸的是竟然還真的有不少糞便參雜其間。於是,我就更不愛回去了。
不下雨的時候,大家都在村子裡的籃球場曬衣服。籃球場旁邊紅磚牆漆有幾個藍色的圓圈,一個圓圈裡面有一個白色的大字,組起來是反共的標語,詳細的內容倒是無從記憶了。那邊也是小舅帶我們放鞭炮的地方,我們放完鞭炮以後,那些殘渣隔天遇雨又會變成土色糞狀的東西。回村子裡過年,對我來說就是這種週而復始的循環。
其實外婆家,是中校眷舍,理論上合該是村子裡相當可居的了,但在外公過世以後,家庭階級浮沉,連母親都去工廠作女工了。再怎麼失修,理論上應該可以找出破落以前比人家好一點的所在,可我好好地回想了一下,實在還是想不出來。
據母親說,那個八○年代的女星□□□,也是出身自這個土城的海軍眷村,她本名叫作□□,進了演藝圈才拿掉一個字,改叫□□的,因為之前已經有個藝名取叫□□的。
而無論□□還是□□□們,以紅衣為誌的運動大起的時候,在電視上,都看到她們從海外返台(對她們來說或者是「返華」才對?)的新聞,一個興奮地搖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另一個說要趕快去捐一百塊。從那個時間點起,我就覺得那個運動必然劣化失敗。發起運動的小鬍子先生,被這群當年莫名其妙恨他入骨的群眾們,現在莫名其妙地簇擁起來,往著消費主義、褊狹地域主義和對舊時代鄉愁的方向前進。
「你們不認同這場以反貪為名的運動,為什麼?」某U報的記者問。
又一村
另一個我更加不熟悉的村子。2000年的選舉,我帶著一些更年輕的朋友,到這裡來發傳單。說村子或許太具有田園似的想像了,其實是改建過後連棟成叢的公寓大樓,一樓沒有住戶,都是架空相通的騎樓。
當我們通過甬道似的騎樓下,跟村子外面彷彿一般的下棋的、聽著收音機的、在涼椅上乘涼的,拿到我們的傳單以後,都崩地一下跳了起來。
中年男子們對著我們咆哮:
「沒有蔣總統,你們早就沒了。」(而最近久違的蔣總統又回來了。)
「小台獨,你們不怕打仗嗎?」(但不知道看到K某期待戰爭的文章,他們是否也會這樣質問他?)
有的人還作勢要打,其實只是舉個手而已,但是足夠嚇到大學生們了。算一算每個人發不到兩三張,就狼狽地跑掉了。
在我們逃出騎樓、踏出大門口之際,他們競相放起鞭炮來,一開始還以為我們竟然有那麼被討厭,宛如驅邪。回過頭去再仔細看,原來是另外兩組候選人的車隊來了,在村子裡各有大批的支持班底,彼此較勁起來。我們所推薦的選項,對他們而言,與其說是多麼地厭惡,更多的是不可思議,理所當然地不該在視野裡面。
與綁架者共舞、高歌
這個村子,和那個村子,都是反相的巴別塔,各種方言就像智齒一般,隨著牙醫技術的進步,一代比一代更徹底地從的口腔裡被拔除了,如今只剩下一種腔調。而言說的內容亦同。
村子裡的人沒想過要「講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的話」,也忘記跟村外頭一樣,曾經有那麼多父老作過政治犯,就在□□□所興奮地搖晃的那一支旗子的統治底下。他們誤以為那面旗子是他們的光榮,那個關著大家的老監牢,是他們鄉愁的避難所。偶爾有走出來的人,卻又走不回去,非得要用更惡毒的話語來證明覺醒,難以同時認同村子,又認同村子所賴以繫足的土地。
我們的國家在民主化以後,許多不是共犯的人,卻被奇特的敘事綑綁,而加入了過去綁架的共犯。然後另外一群掙脫了的受害者們,卻也不那麼樂意回過頭來耐著性幫往日的難友鬆綁。於是,受害者與受害者展開了戰爭。
是什麼東西在綑綁?是「高級」的想像,還是對於「水龍頭」這一類故事的憤怨?總之是牢牢的綁著,一時難分難解。
那是一個斯德哥爾摩,沒錯,因為人人都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我們與綁架者共舞、高歌,在宴會的末了投票給他們,選出今晚的party’s king。一切像真的北國首都一樣,寒冷而歌舞昇平。
而這個斯德哥爾摩卻沒有諾貝爾和平獎。回頭一看,我發現它變成了一座不毛的廢墟,竹籬笆上爬滿了長刺的藤蔓,刺著裡面也刺著外頭。
四月二十二日是作詞家李臨秋百年誕辰,〈望春風〉、〈四季紅〉已傳唱七十幾年,〈補破網〉也超過了一甲子,這些「祖父母級」的台語流行歌曲,確是「走出流行,進入歷史」。對島嶼人民而言,李臨秋已是台灣歌謠史的歷史人物,但是對我來說,他始終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
「港町三丁目(今西寧北路八十六巷)是李臨秋故居,我永遠記得他晚年「落寂」場景:「短小、清臞的老人,經常在黃昏時分手攜柺杖,坐在「古椅頭仔」(短板凳)上,很悠然,靜靜地沐浴在夕陽的餘暉中。」
一九七○年代中的幾年,曾是這位日治時代作詞家最風光的時候,他上電視、接受電台訪問,媒體曝光率極高,但是中風之後,幾乎被疏離了,因為他不能再侃侃高談他詞作的意境故事。而也就在他「最後的歲月」,我有時間就找他「對話」,成了和他相處最多的人。
〈望春風〉,不僅十七、八歲的青春年少愛唱,七老八十也回味無窮。李臨秋近二百首的詞作,以兒女私情的「小我」著墨最多,悲愴的情感、歡娛的戀情,無不生動感人,但我最推薦的歌曲還是〈補破網〉。
〈補破網〉發表於一九四八年,原稿手跡題目是〈補網〉,沒有「破」字,日後他補上這個「破」字,真是畫龍點睛之筆!因為那是個台灣人民吃「甘藷簽」充飢的年代,甚至是有一餐沒一餐的過日子,面對這種民生凋蔽的「破網」(「網」與台語「夢」同音)慘狀,難道要放棄「希望」(與台語「漁網」同音)嗎?
〈補破網〉原先只有二段歌詞,但被當局認為描寫過於灰色,要求補上「完美的結局」,而有「魚入網,好年冬,歌詩滿漁港」的第三段被迫追加進來;李臨秋在晚年時一再叮嚀不必去唱它。
王雲峰為〈補破網〉譜曲,當然是以原先僅有二段歌詞的意境來搭配旋律,自然不知道會有「雨過天晴魚滿港,最快樂咱雙人。」這個後來補上的歌詠收穫歡欣詞句,否則他可要「調整」他的音符了。不過,我還是要推許李臨秋的第三段歌詞,這是我當年將〈補破網〉與〈望你早歸〉、〈燒肉粽〉、〈杯底不可飼金魚〉並列「戰後四大名曲」的原因,而這似乎也成了「樂界」的共識,常常予以引用。
戰後的台灣,各業蕭條,百廢待舉;〈補破網〉三段歌詞的最後一句,正是「三部曲」:「找傢俬補破網」是「尋活路」;「全精神補破網」是「拚到底」;而「從今免補破網」是「出頭天」。
「安定中求進步」的政治口號下,此歌可說是台灣邁進「已開發國家」歷程寫照。李臨秋詞作,三唱不輟,三唱不倦,且將繞樑鄉土不絕。(作者為台灣文史工作者)
| ||
被老師罵 資優生放棄數學 從熱愛到痛恨數學,源自一位數學老師。老師的數學呱呱叫,據說英語發音有點抱歉。這位學生調皮,上課頭一天他就建議,老師如果B和D和發音混淆不清,乾脆就用台語的「豬」代替D好了。於是結下樑子,老師年輕氣盛,大發雷霆,痛罵那個學生是「垃圾」,找來一隻大垃圾桶罰學生站在桶內。此後師生互相看不順眼,每堂課都罰站,受罰時再有動靜就驅逐出境。不久小朋友的幾個死黨也被牽連,經常一併受罰或被轟出教室,他們樂得在課堂外消遙,吃便當。後來他們一上數學課就搗亂,隨即被老師趕走。一個學期下來,數學完全跟不上,自此痛恨數學。 受教權利 沒有人可以剝奪 名牌高中發生的真事,值得關注。師道嚴、師道尊,聲譽卓著的名校,那容得頑皮孩子撒野!校規必須靠師生共同來維繫。但是教不嚴,師之惰,資優班學生腦筋快,伶牙俐齒,有意無意消遣老師兩句,站在講台上的那位,絕不能把資優生當垃圾來處理。屢屢驅逐學生於課堂之外,是剝奪了學生應有的學習權利,有虧職守。不論這位老師的數學知識有多豐富、高明,他處理師生關係種種行徑,證明此人不適合當老師,何不另謀高就。教育工作,不容褻瀆。 為人師表是神聖的任務。據統計,小學生第一次寫「我的志願」這篇作文,百分之七十的孩子長大了想當老師。老師曾是每個孩子的偶像,他們依賴、仰慕、崇拜老師。是偶像先將粉絲視若糞土,然後出現叛逆不遜的一群。頑劣、學習不用心、品行不端的學生,永遠擁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政府、學校、教師無權剝奪。 廣設大學 不如先辦好中學 台灣的教育經過諾貝爾級大學者、教育家的精心改革,如今卻露出一付快要「下市」的光景。大學院校超過一百四十多,總分考十八分的高中畢業生也能上大學,那不叫野雞大學又該叫什麼?十四萬多應屆高中畢業生考英文,兩萬多分考卷放棄英文作文,等於百分之十五的考生廿六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全?聽說教育部今年的經費多到消化不完。或許重點都錯了,教育改革不應廣設野雞大學,滿坑滿谷的大學生,英文水準只有國中生程度,先好好辦中學吧!因為現在台灣的名牌中學也很差強人意了。 毛潤之先生說:「人的因素第一」,或可用在教育工作上。成功的教育,有效的學習,取決於每天站在講台上的老師。師道嚴、師道尊的後面,還要加個「師道親」。「親」有和藹可親、親近、親民、親密的意思。漂亮校舍、教室裝冷氣、神氣的制服、電子化設備,都不能取代最基本的Chalk and Talk,老師在黑板上寫、盡心盡力的教。Power points、幻燈片、電影、電腦,不是學生最需要的,教育不是遠距離教學販賣知識。老師和班上同學建立長期互動、教學相長、信賴、關懷、呵護…,未來的主人翁才能逐步成長。 那位小朋友很懷念他超級嚴厲的國文老師,動輒罰背書,罰跳繩數百次,說跳繩可以長個頭。小朋友會背不少古文,身高一八零公分。 經費有剩 拿來培育好老師 花不完的經費就投資做教師培訓,其他的教育改革大家受夠了。 (本文作者為電影導演) 【2009/04/16 聯合報】 |
| ||
教育學者指出,中國媽媽愛比,隱藏華人社會重升學、輸人不輸陣的文化意涵,雖然影響孩子培養獨立人格,但申請大學卻比美國學生占優勢,各有利弊,不能一味貶抑中國媽媽。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吳幸玲,兒子在美國讀大三,妹妹的兒女從小在美國受教育。她指出,東西方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期望,的確有中國媽媽愛比較的文化差異,但無所謂對錯。 她說,西方人較不歡比來比去,鼓勵孩子做自己,她舉例,兒子小五轉讀台北的英國學校,學期結束老師告訴她,兒子比上學期進步,她固然高興,仍希望知道孩子在同學中的表現如何,老師卻說:「孩子和自己比就好了」,堅持不給看班上排名。 吳幸玲觀察發現,在美國的中國媽媽希望孩子接受最好教育,為孩子做很多事,期盼表現不輸人,孩子承受較大壓力,課外活動排得滿滿的,缺乏獨立自主空間,但申請大學占優勢,各有優缺點。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高淑清分析,教養兒女確有許多迷思,如認為父母是經濟提供者,把孩子當財產、應接受父母管教;且認為父母是完美的,比孩子行,導致孩子難培養獨立人格。 高淑清提醒父母,升學成績不是唯一,應讓孩子發掘多元性向,尊重他們的自主選擇;父母要承認自己有缺點,適時向孩子認錯,比高壓管教更有用。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說,中西家長教育方式各有利弊,不能刻意貶低中國媽媽。西方教育重視適性、均衡發發;華人社會在意孩子的成績,不想輸在起跑點,但教育像跑「馬拉松」,其實不必太在意孩子會輸在起跑點。 【2009/04/22 聯合報】 |
| ||
| ||
攸關我國能源產業前景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在立法院一睡,就靜靜地躺了六年,絲毫沒有進展,而正當其他國家極力扶植再生能源產業的重要階段,台灣卻還在為了利益分配不均,你爭我奪喪失契機。 許多立法者都清楚知道,任何一項法案的訂立,永遠趕不上環境、觀念的快速變遷,造成多數法案精神以「防弊」為主,遠高於「興利」的作用。這也難怪在國會工作多年的人士私底下諷刺說,根本不用去訂任何幫助產業發展的法案,因為等到法案過關後,可能又要開始草擬另一項法案。 以能源政策為例,過去許多國家追求「非核家園」,而近幾年來,觀念已逐漸轉移到「減碳家園」。但台灣卻曾經因為民進黨執政時,停止興建核四廠到最後復工,不僅帳面上損失高達數千億元,這些尚不包括外資對台灣失去信心、造成股市下挫的虧損。 不論是「非核家園」或「減碳家園」,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絕對是關鍵的一環,但我國卻遲遲無法完成審竣,在難以獲得政府的奧援和支持下,投資人失去信心、相關產業出走,將是必然的結果。 民意代表為利益團體發聲,無可厚非,但也必須考量到人民的利益,站在國家永續發展的立場上,去制訂相關政策,而不只是一昧地幫部分業者護航,讓法案淪為肉桶,就地分贓。 【2009/04/13 聯合晚報】 |
| ||||
節能減碳政策 一大打擊
台灣最大也是唯一的民營風力發電公司-德商英華威風力發電集團,最近傳出將自台灣撤資的消息。在馬政府上台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前夕,專營綠色能源的英華威公司考慮自台撤資,對馬政府「節能減碳」施政主軸,恐是一大打擊。 英華威公司自2000年來台發展風力發電事業,在台灣已投資超過100億台幣,興建完成88座風力機組,分布在台灣苗栗、台中沿海及彰濱工業區。未來原本英華威公司還陸續擬於台投資新台幣500億或更多的風場計畫,但因最近對台灣政府的政策方向及行政魄力開始產生懷疑,以及現實上台灣已無風力發電業者存活環境等原因,開始考慮自台撤資。 考慮放棄9年努力 轉進他國
英華威公司董事長費佛樂指出,全球都在大力設置風力發電場,大陸目前更以每年裝設6000 MW風電的速度發展風力發電,雖然他個人一直對台灣有特殊情感,也認為99%能源都靠進口的台灣應該發展本島豐富的再生能源,但做為一個外國投資者,面對台灣這麼艱難的環境,他也只能考慮放棄9年來在台灣的努力,思考轉進另一個有決心推動再生能源的國家。 據了解,英華威公司是因為自馬政府上台後,雖高喊「節能減碳」口號,但在實際作法上卻越來越刁難再生能源的發展,反而盡全力預備發展核能的作法感到心灰意冷。 業者:法案未過 收購價未調
費佛樂指出,問題是現在國民黨已是立法院是最大黨,只要政府有決心,要解決業者的生存問題以及進一步發展台灣的風電是輕而易舉,但偏偏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至今沒有通過,不合理的收購價格也一直不願意調整,叫業者以及其他觀望者如何對政府繼續有所期待? 【2009/04/13 聯合晚報】 |
最近兩則新聞,讓我心驚肉跳。第一是,劉揆震怒,責成體委會限期提出提升棒球和籃球計畫。第二是,《天下雜誌》和《商業周刊》默契十足地在尋找「特色小學」。以《商周》為例,它從全國二六一三所國小中,選出百大特色小學。不知幸或不幸,台東縣九十一所小學,居然有十二所上榜。
我擔心的是,體委會會不會推出各種政策,鼓勵各級學校推動棒運,各小學,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原住民小學,已有棒球隊的學校,加緊操練,沒有棒球隊的學校,紛紛成立棒球隊。我也擔心因為得到了媒體的青睞,特色小學往後會更加用心,讓特色發揚光大,其他的學校見賢思齊,開始努力營造各種特色。
湊巧的是,台東縣教育處歷年的學校評鑑結果,和《商周》的眼光頗為一致,特色學校在評鑑中是占有優勢的。結果,為了營造特色,許多學校除了常年的球隊訓練,還經常接辦各種活動,老師學生被過度動員,妨礙了正常的教與學,到最後,犧牲掉了孩子們讀寫算等基本能力,犧牲掉孩子們藉著教育往上流動的機會。依照教育社會學的預測,最後,連帶會犧牲掉孩子們的未來。
我認識一個可愛的阿美族男孩,小學成績還不錯。前年升國中,上了一個以棒球出名的學校,他告訴我,他每天花四、五個鐘頭在操場練習,早上練,下午也練,練完球,手臂要泡在冰袋裡。(老天,才十三歲!)他說,上課的時候,沒有人聽課,一直鬧,老師也不管。我問他最基礎國中英文和數學,他完全沒有概念。
台東縣對各國小歷年的學力測驗中,在我的印象裡,至少有一半特色學校的分數,是遙遙落後的。有幾個學校,在九十一所學校裡,國語數學都排名最後十名。我聽見某些特色學校校長說:「不會讀書沒關係,至少可以在XX(運動、藝術、文化活動)上讓他們有成就感。」「為了提升(學力測驗)一兩分,犧牲掉孩子的快樂童年,值得嗎?」這些校長認為,教育特色的營造都是為愛孩子,但我卻認為這樣的教育觀點是錯的,會害了孩子。
我好奇的是,以校長的教育專業,何以讓讀書寫字算算術變成不快樂的事?有幾位校長願意讓自己孩子每天打棒球,吊冰袋呢?小朋友打球、唱歌跳舞當然有快樂童年,如果將來可打職棒,可靠歌唱舞蹈來改善家裡生活就更好了。可是,台灣到底有多少郭源治和張惠妹呢?還有,如果小朋友手臂投壞了,他有足夠的基本能力讓他可在職場競爭,並做終身學習嗎?
自有國中基測以來,台東每年都有五十%的孩子,總分三百分裡,拿不到一百分,是全國各縣市中,永遠的最後一名。有的國中,全校平均只有六十七分。簡單的說,兩個國中畢業的台東孩子,就有一個好像沒有念過國中一樣,連報紙都看不懂。這個現象不是國中才出現的,我們在國小,甚至國幼班,都看到這種學業上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
我們在台東做補救教學實驗,李家同教授在中部做課輔服務,幾年下來,數據告訴我們這些孩子的基礎能力是帶得上來的。但是,如果國家政策及學校教育,一開始就假定這些窮孩子不會讀書,得另闢有特色的教育蹊徑,要孩子們一天練球四五個小時,而媒體又在這當口推波助瀾,孩子就真的沒有未來了。
我不是說辦學有特色是錯的,但孩子們沒有基礎能力,學校是沒有資格談特色的。(作者為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台中縣市合併後,未來各鄉鎮市農會該何去何從?縣農會總幹事蔡政郎廿日表示,他反對政府因行政區域合併,就強制廿一鄉鎮市農會併為區農會;立委劉銓忠則認同未來合併為「區農會」,擴大規模後,讓農會更有競爭力,才是未來潮流所趨。
台中縣農會昨日舉行理事、監事與省農會代表選舉,因三者都是同額競選,在西線無戰事下,林榮樺以四十七票最高票當選理事,林是下屆理事長選戰中,呼聲最高的候選人之一。
會中省農會代表,即現任立委劉銓忠,針對未來縣市合併後,各鄉鎮市農會將何去何從?劉銓忠說,農會法修正後,未來將會有全國農會整併是未來趨勢;他認為台中縣市會在一○三年合併,廿一鄉鎮市農會要有心理準備。
劉銓忠指出,未來會配合直轄市的行政區域劃分進行整併,行政區劃分上,應該要以風土人情相近為主;全省各縣市農業人口正在萎縮中,三到四個農會整併為「區農會」,未來農會經營規模擴大,於金融及農產品產銷上將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縣農會總幹事蔡政郎,則持反對強制依據行政區域合併為區農會。蔡政郎說,農會法雖規定農會轄區以行政區為準,但中縣各鄉鎮市農會都有各自特色及農特產品,有錢農會不想跟經營不善的農會合併;他建議政府採鼓勵方式,獎勵合併,不應用強制手段,以免滋生民怨。
| ||||
16日,一艘重31萬8,000噸,載有價值30多億台幣石油的「天狼星號」油輪,行經南非好望角時,遭東非沿海國家索馬利亞挾持,扣下25名船員。 這起震驚全球事件,是歷來噸位最大的遇劫船舶,贖金高達2,500萬美元(約8.3億台幣)。更嚇人的是,索馬利亞的海盜繼續成功劫掠希臘、泰國、伊朗的船隻,顯得有恃無恐。 索馬利亞,一個位於東非沿海,長年處於戰亂與饑荒中的國家,卻膽敢在北約國家與歐盟派海軍、飛機巡邏的海域,公然向各國船舶挑釁,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有人認為,「戰亂」、「饑饉」、「海盜」是了解索馬利亞的3個切入點,而前二者又影響著後者的生成。 索馬利亞人於西元750年遷入現在索國的西北角,然後不斷擴張版圖,16世紀時勢力達現在中南部首都摩加迪休附近。到了19世紀、20世紀初,索馬利亞人控制了這個非洲東部的一角。20世紀中,歐洲勢力入侵,索馬利亞被英國、義大利等國占領瓜分。 二次大戰後,西方勢力逐漸退出,英國於1948年與1955年將索國領土奧加登(Ogaden)與浩德(Haud)兩地交予索國西邊的衣索匹亞,也從而埋下索、衣世仇的種子。 1960年索馬利亞宣布獨立,中央政府成立,不過國內各派閥之間的內戰不斷,到了1991年,「索馬利亞聯合黨」的武裝分子推翻了巴烈總統領導的政府,自此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2000年,索馬利亞雖然設立了過渡政府,不過始終未能得到國內各主要武裝派別的承認,實際控制區域僅限於首都一隅。 目前索國除了過渡政府外,國內主要由「恢復和平與反恐聯盟」與「伊斯蘭法庭聯盟」把持。「恢復和平與反恐聯盟」是美國、衣索匹亞一直在暗中支援的索馬利亞世俗軍閥聯盟,他們資助金錢、武器和情報,藉以壓制當地的伊斯蘭極端勢力;「伊斯蘭法庭聯盟」則是索馬利亞的一個泛部族聯盟武裝組織,他們反對國外勢力介入內戰,不惜發動「聖戰」,背後傳有凱達恐怖組織支持。 在內戰頻仍、政府無法有效運作下,索國長期陷入貧窮、饑荒,然因索國位居交通要衝,北邊的亞丁灣是印度洋通往紅海、蘇伊士運行的咽喉,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每年光行經的油輪就達1萬8,200艘。 在無政府狀態的混亂局勢裡,饑荒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索馬利亞的海盜事業,索馬利亞東北方的艾爾港成為「海盜大本營」。 當地民眾指出,部分出身漁民的海盜因無法與拖網漁船對抗而被迫打劫,「非法捕魚是海盜猖獗的根本原因,海盜甚至自命為海岸防衛隊。」 根據統計,海盜去年所獲得的贖金高達3,000萬美元(約台幣10億),高於艾爾港所在的邦特蘭區一年2,000萬的預算總額。 因此,在索馬利亞內戰、饑荒無法短期內解決的情況下,海盜搶劫船舶的現象恐將層出不窮,索馬利亞外海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
【2008/11/22 聯合報】 |
| ||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在一項預言2025年全球大勢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全球暖化可能成為俄羅斯的一大助力,某一歐洲國家可能因為組織犯罪與美元而顛覆,美國的地位更可能在未來20年間持續下降。 NIC是美國「國家情報首長辦公室」的高階分析機構,每4年編製一次報告,供美國領導人研判潛在問題與契機的參考之用,今年是第4次發表報告,題為「2025全球趨勢」,歷時1年完成。報告指出,為害俄羅斯的組織犯罪最終可能顛覆某一個東歐或中歐國家。報告並未透露該國家的名稱。 報告指出中國屆時可能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2大經濟體,全球各國可能不再仰賴石油,美元仍將是重要的貨幣,卻不再是唯一的強勢貨幣。至於美國,可能因為決定將更多資源轉用於解決國內問題,再加上中國與印度崛起,以致在多極化世界中的全球地位相對不如以往。 報告指出,全球暖化極可能導致俄國與加拿大的耕作季節延長,並降低兩者勘採北極油田的困難度,最終強化它們的經濟,而俄國蔚為全球強權的過程可能因為它對能源領域投資不足、組織犯罪嚴重及政府貪瀆等因素而蒙上陰影。 報告又說,非洲與南亞國家可能因為政權瓦解或面臨安全問題,氣候變遷引發的飲用水及糧食不足,以及總人口遞增至14億等因素而陷入動盪乃至近乎無政府狀態,而隨著各國競逐不斷遞減及轉移的糧食、飲用水及能源等資源,再加上核武技術擴散,2025年為此爆發區域衝突的可能性高於當前。報告指出:「最容易捲入衝突的國家位於不穩定的大弧形範圍內,其中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北非、中東、巴爾幹、高加索、南亞、中亞與部分東南亞地區。」報告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中東,如果伊朗持續推動核武計畫,該地區可能出現核武競賽。 報告指出,儘管屆時的全球局勢更加不穩,凱達式微的速度卻可能高於想像,恐怖攻擊的受害者以穆斯林居多,以致它在穆斯林世界日益受到排斥及譴責是主因之一。報告說:「凱達意識形態強硬,無法達成戰略目標,更無法成為群眾運動,凡此均是它不太可能超越世代的主因。」 報告認為,中東地區以外部分非阿拉伯穆斯林國家的地緣政治地位可能提高,其中包括土耳其與印尼,至於伊朗,如果廢除神權政治,可能在新的全球秩序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8/11/22 聯合報】 |
| ||
馬英九總統昨天上午召集行政院長劉兆玄與相關部會,敲定我國將走向「三都十五縣」,並確認台中縣市後年合併的時程。馬總統指示,內政部與經建會進行細部規畫,一個月內再向總統府簡報。 「三都十五縣」的三都是:台北都會區(台北市、縣、基隆市,民國一○三年合併)、台中都會區(台中市、縣,九十九年合併)、高雄都會區(高雄市、縣,南部縣市長爭取一百年合併)。 十五縣是:桃園、新竹(新竹市、縣)、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嘉義市、縣)、台南(台南市、縣)、屏東、宜蘭、花蓮、台東、澎湖、金門、連江。 劉兆玄昨天上午率內政部、財政部、經建會、研考會與交通部等首長入府,正式提報「三都十五縣」規畫案,府方也邀請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聽取報告。馬總統指示,應考量經濟、交通等因素,「重視民意,循序漸進,持續推動。」 核心人士指出,整個行政區劃的問題,涉及更「上位」的國土規劃,包括人口分布、交通、產業、區域特性、水資源保護、山坡地、海岸線等,這些都有待馬總統定奪。 據了解,馬總統昨天馬不停蹄,下午又聽取學者專家的國土規畫報告,「上位」概念已漸趨完整;馬總統認為,台灣要提高國際競爭力,「三都十五縣」推行刻不容緩。 「三都十五縣」涉及多項修法,包括「地方制度法」、「財政收支劃分法」等,其中地方公職人員任期、改制日期、縣及鄉鎮市自治法規、組織員額、都內區劃設、區的地方自治事項、財政劃分比例與分配公式等配套,都待確認。 內政部表示,將儘速提出「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立院審議。
【2008/12/27 聯合報】 |
| ||
去年,我有機會參與大學評鑑工作。一回,校方安排評鑑委員參觀教學現場。我悄悄從後門潛入,觀摩了兩門課程。其中的一位教授,像尊菩薩般端坐講台,俯首斂眉,從頭到尾目不斜視地念著桌上的講義,連眼皮都沒抬一下;另一位在超大型教室授課的教授,則牢牢踞坐離學生約莫十公尺遠的講台上,用麥克風隔空喊話。我分別在教室裡待了各十分鐘左右,學生睡覺的睡覺、耳語的耳語、發呆的發呆,老師處變不驚地喃喃自語,真是讓人嘆為觀止。那態勢擺明了「銀貨兩訖」,學生花錢上課,老師拿錢販售知識,至於學生有無意願求知,顯然不在教授的考慮範圍!這兩位教授據守高階座位,壁壘分明地和學生劃清界線,看來是絕不肯走下講台、向學生靠攏一步的! 教書一如創作 豈能失去熱情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裡曾說,小說家之所以創作乃源於描述人類存在狀況的熱情,我以為拿來類比教書的行業也未嘗不可。一位心如死水的老師,本身就如槁木、如死灰,有何能耐引燃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到一位畫家在教學節目上示範寫生,他說:「畫風景不只是塗顏色,更重要的是畫出風景裡的空氣。」 旨哉斯言!這話真是放諸各行各業而皆準!教書不止於填鴨式地傳授專業知識,溝通的熱情往往才是學生深度學習的動力。溝通的熱情可以引發老師求好的動機,讓學問的傳授,因此而散發沁人心脾的多層次感動。它絕不只是單純為紅牆、白瓦、藍天、綠地上色,而是傳達出空氣的飽和、流動,天色的氤氳、晴和的靈動教學。一個從不抬起眼皮看看學生的老師是怎樣的老師!一位老是翹著二郎腿踞坐講台上、絕不「移樽就教」的教授,又是怎樣的教授! 傳道授業解惑 多層次的感動 我常常想起女兒小學時的實習老師,年輕、熱情,充滿活力。據女兒及她的同學轉述,從這位實習老師來到學校的那天起,班上同學每天都開心地上學去!這在經常巴望風災、水患能達到停課標準的台灣學生而言,真是不尋常的現象。一天,在晚餐桌上,女兒跟家人叨叨敘述當天運動會的種種。她說:「今天,我們的實習老師哭了!因為我們拔河比賽輸了!……」 我轉過頭,漫不經心地朝一旁的外子說:「這個老師未免太情緒性了!比賽本來就有輸贏,幹嘛得失心那麼重!……畢竟是太年輕了,缺少經驗。」 女兒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欲語還休,卻似乎因為找不到適當的反駁說辭而作罷。臨睡前,女兒忽然跑到我的書房,鄭重地朝我說: 「現在我想起來了!其實,我們老師哭,不是因為拔河比賽輸了,他是因為我們不團結才哭的!」 我當下肅然!為著方才輕率的臧否而感到慚愧。 是一位怎樣熱情的老師,讓稚齡的女兒願意花上三、四個鐘頭為他的年輕、失態設想一個更加周到的說法!在女兒這番言語的背後,必然埋藏著老師無數的心血。這位老師也許經驗不豐,卻教出了風景裡飽滿的空氣。這或許可以提醒經驗豐富卻疲態漸露的老師們是否在不經意間已然遺落了熱情的初衷。身為教師的我們,是不是也該如此自我期許:萬一不小心在某些時刻流露了不太適當的言行而招致批評時,會有學生願意深情地花上幾個小時,挺身為我們尋找一個較為堂皇的理由。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2009/01/12 聯合報】 |
文明衝突的作者杭廷頓過世,但是杭廷頓所反應的價值,未必也隨之入土為安。簡言之,杭廷頓言而未明的,且至今方興未艾的,可稱之為基督教的門羅主義。
門羅主義原是美國主張以美洲為勢力範圍,抗拒歐洲勢力介入美洲事務。最近一次膾炙人口的對抗,是一九六二年的古巴飛彈危機,當時美國傾全國之力嚇阻前蘇聯將飛彈裝載到古巴。而所謂基督教門羅主義指的,便是一種防止非基督教文明入侵基督教的立場。
自始杭廷頓就不認為第三世界需要與美國是用同一種標準。早年他著名的理論之一,就是認為第三世界的威權政府推動經濟發展比較有成效,因而不鼓勵非要按照歐美的標準進行民主化。
在第三波民主來臨前,杭廷頓率先唱衰民主化,他曾為文質問,世界上還會有新出現的民主國家嗎?第三波民主化之後,他還來過台灣幫助李登輝批判李光耀,文明衝突論就是在這段期間醞釀完成的。可見,文明衝突論與當時流行的民主和平論有共謀之處,後者指責衝突的責任總在不民主國家那一邊,因而不是政策問題,而是文明問題,並可推知,兩岸之間有文明衝突,責任在大陸。
但杭廷頓並不見得要主張積極推動文明衝突,他著眼的恐怕首先是被多元宗教與多元族群弄得好像快要四分五裂的美國公民文化,由此他進而體會文明之間很難真正融合,拉丁美洲、亞洲新移民與伊斯蘭宗教對美國文化的破壞,應該是令他難以釋懷的源頭。
這並不是杭廷頓獨有的情緒。民主黨的重要思想家亞瑟.斯勒辛格也在文明衝突論發表的幾乎同一時間,對於美國社會可能即將因為多種族與多宗教的紛擾而解體,憂心忡忡。斯勒辛格曾經對美國歷史是否為見證上帝的選民所為,還是充其量是人類史上一次永遠沒有上帝眷戀的實驗而已,發表過美國歷史大循環的名著,如今卻開始對美國能否存在感到不安。
繼文明衝突論之後,杭廷頓與人共同編輯了一本《文化很重要》的暢銷書,內容痛陳拉美與非洲文化阻撓現代化。眾人注意到杭廷頓寫的文明衝突論中,最後伊斯蘭教與儒教成為基督教終極的對手,比較少注意到他主張改造拉丁美洲與非洲的文化。而他所謂「文化很重要」的意思是,拉美的文化是沒用的文化,要有正確的現代化文化才能發展。與他合編這本書的另一位先生,正是十幾年前著書指控拉美落後是因為當地人的文化心態在作祟。
從他早期對威權政府的容忍,到後來他對民主化的意興闌珊,再到他反對美國政府試圖影響主要是儒教與伊斯蘭教地區的異教徒,到最後他支持拉丁美洲與非洲的自我改造,看出來他對於可以基督教化的地區基本上是被動接受的態度,對難以基督教化的地區則敬而遠之。從基督教角度而言,不啻屬於一種門羅主義式的思維。
美國要不要向儒教或伊斯蘭教發動攻擊,不是理性問題,而是感性問題,在攻守之間,主張守的是機會主義,因為反正不可能徹底打贏,算式計算的結果,有其理性。主張攻的是十字軍主義,常是曇花一現。杭廷頓基本上屬於守勢思維,但是他的文明衝突論與攻勢思維分享了同一種情感,所以被已故後殖民作家薩依德批判為無知。論人數,薩依德這樣的基督教徒當然是少數。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在以色列空軍狂炸迦薩走廊巴勒斯坦哈瑪斯基地之際,很自然地想到在耶誕前夕去世的美國政治學大師山繆爾.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享年八十一歲的杭廷頓,於一九九三年在《外交事務》發表轟動一時的〈文明的衝突?〉論文;三年後加以擴充加料成書,書名就叫《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這本書已被譯成三十九種文字,風行全球知識界,也使杭廷頓成為最有影響力和最具爭議性的當代政治學者。
其實,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乃承襲伯納德.路易斯(Bernard Lewis)的觀點,予以更深邃、更廣泛的詮釋。路易斯是英國人,在普林斯頓大學教了三十多年書,現已九十二歲,他和杭廷頓都屬於「西方至上主義者」(或「白人至上主義者」),在外交政策上也都是鷹派。杭廷頓表示,冷戰結束以後,世界衝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之爭,而是不同文明之間(或內部)的爭鬥。
杭廷頓強調,由於受到現代化的驅使,全球的政治沿著文明界線進行重組。具有相似文化的人民和國家正在聚合,而擁有不同文化的人民和國家正在分離。由意識形態和超級大國界定的聯盟正讓位於由文化和文明所界定的聯盟,文明之間的斷層線正在變成全球政治衝突的中心地帶。因此,一個以文明為基礎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現。
杭廷頓發表文明衝突論的文章和專書之後,肯定的聲音和否定的浪潮充斥全球學界,蔚為二十世紀末期最熱烈的一場學術、文化與政治論戰,中國大陸學者捲入的程度遠超過台灣和海外華人學者。絕大多數大陸學者對杭廷頓的理論持批判態度,他們不贊同杭氏把儒家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特別是西方文明)對立起來,亦不滿杭氏認為儒家文明是對世界秩序的潛在威脅,更氣憤杭氏預言中國的崛起將會導致世界文明的衝突。
杭廷頓的書是在一九九六年出版,五年後發生了九一一事件。在西方媒體、政客和一般人民的心中,九一一事件不就是伊斯蘭文明以暴力挑戰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例證嗎?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亦因賓拉登的「傑作」而大出鋒頭。包括季辛吉在內的一批右翼和中間偏右學者及政論家,都把杭廷頓譽為創始「圍堵」政策的外交學者喬治.肯楠以來的頭號政治理論家。杭廷頓本人對他的文明衝突論獲得血腥印證,極具學術上的滿足感;但是,批評他的論著亦隨之大量湧現,直至今天。
巴勒斯坦裔的名學者薩依德,眼看路易斯和杭廷頓蓄意顛倒黑白,視伊斯蘭如寇讎的論學態度,心中大為光火,於是在《國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痛斥文明的衝突乃是「無知的衝突」。薩依德說,杭廷頓是個意識形態空想家,一心要將「文明」與「認同」扭曲成已然定形、封閉的體系,「文明衝突」之說完全忽略了歷史隱而不顯的部分(如各種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增益與分享),只急於以荒謬可笑、狹隘簡化的方式來凸顯文明的鬥爭。
薩依德以及其他學者對文明衝突論最不滿的是,杭廷頓在論述中所展現的西方文明優越感,以及其他文明皆「非我族類」的白人中心論。世人在譴責賓拉登所領導的「基地」組織恐怖分子之餘,很少人會去探討促成賓拉登採取暴力的原因,也很少人去探究美國霸權主義在阿拉伯世界的所作所為。就如同以色列數十年來和巴勒斯坦的武裝衝突,除了文明、宗教和民族不同,亦含有領土、主權、生存之爭,更有美國因素在裡面。沒有美國的大力撐腰,以色列早就不見了。今年剛好是以色列建國六十年,這是個可敬的猶太小國,但如沒有美國每年花數十億(甚至上百億)「養她」,再加上強大的「以色列遊說團」坐鎮華府,以色列也許已變成一個歷史名詞。
杭廷頓四年前出了一本《我們是誰?對美國國家認同的挑戰》,痛罵拉丁裔(以墨西哥人為主)新移民,指責他們拒絕融入美國社會,企圖分裂美國。這本立場偏頗的著作,一出版即遭到左右兩派的夾擊,有人批評杭廷頓是在鼓吹「新孤立主義者的民族主義」,因杭氏認為多元文化和全球化會危害美國的「核心文化」。所謂美國的核心文化,即指基督教、講英語、歐洲傳過來的文化與哲學,以及美國的政治與法律制度。
薩依德和杭廷頓是思想上的死對頭,如今皆已作古。美國少了兩位學術巨人,不只是美國的損失,全球文化界亦痛失兩個有開創性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