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季又將到來,為了避免十八分上大學事件重演,許多學校系組都紛紛訂定最低入學門檻,希望提升大學生的水平。然而,這種做法,只是掩耳盜鈴,並無法實質解決大學生素質低落的問題。如何教、如何學,也就是整體學習文化的提升,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教改多年,越來越多專家學者指出,台灣學生整體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退步,明顯的落後於新加坡、香港、韓國和中國。造成這種令人憂心的現象,除教育制度、經費、人事因素外,在校園裡,許多學生不知為何而學,老師也不知為何而教?這種困惑、頹廢、低迷又苦悶的校園文化,才是讓競爭力逐漸衰退的主要因素。
前些日子,一位就讀國立名校研究所的外籍生曾經發表一封網路公開信,不諱言他在台灣研究所上課的感覺:驚訝、失望、與挫敗。他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在這裡看到的完全不是這一回事。他認為在這個不良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無心,老師也不用心。一些教學認真、要求嚴格的老師,常會面臨被「倒課」的危險,不得不與現實妥協,與學生一起打混。這種「嚴師吃癟」的校園文化,並非少數大學特有的景觀。
一些「識實務者為俊傑」的老師,迫不得已改弦易轍,調整上課方式,美其名是開放性、創意性教學,甚至以「學生需求、自由開放」為名,實施「來去自由、輕鬆過關」的教學風格。這種好逸惡勞的學風,說明了為什麼許多學生,進了研究所卻畢不了業的主要原因。
多年來,台灣教育為扭轉以往威權式的校園文化,過度濫用、扭曲「學生本位」和「自由開放」的教育理念,改變了師生關係,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形態與行事風格,更塑造一種表面活潑,內涵萎靡的校園文化。種種令人憂心的自我欺瞞現象,如今必須用更多的「品德教育」來收拾殘局。
如果依照日本腦神經生理學權威久保田競教授的說法,台灣學生欠缺的是給予「積極性禁止某些行為」的教育,過度強調感官的快樂,無法忍受延宕滿足需求的痛苦。他認為有些人缺乏耐性、時常有情緒性的反應、發怒、亂丟垃圾、逃避責任,是因為「NO-GO」訓練不足所造成。他/她們不知道有些行為是不應該、不可以做的,師長也很少去讚美一些學生,能控制自己不去從事不應該的行為。以往所謂尊重個人的教育,鼓勵學生依照自己的想法、興趣,甚至欲求,盡情放手去做,形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行為風格。
這種趨樂避苦、缺乏自律的心態與習性,使得越來越多學生不知道何謂「勤勉勵學」,也不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生活格言。因此,不管教育政策為何,如何重建積極奮發、熱心向學的校園文化,讓學生勤於學、老師樂於教,才是提升學生素質的根本之道。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