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戰亂+饑荒 造就索馬利亞海盜國

索馬利亞21日發生政府軍與反叛軍衝突事件。目擊者表示,幾名疑似伊斯蘭教的叛亂分子攻擊當地政府官員的住宅,至少11名叛亂分子遭政府軍擊斃。
(法新社)

16日,一艘重31萬8,000噸,載有價值30多億台幣石油的「天狼星號」油輪,行經南非好望角時,遭東非沿海國家索馬利亞挾持,扣下25名船員。

這起震驚全球事件,是歷來噸位最大的遇劫船舶,贖金高達2,500萬美元(約8.3億台幣)。更嚇人的是,索馬利亞的海盜繼續成功劫掠希臘、泰國、伊朗的船隻,顯得有恃無恐。

索馬利亞,一個位於東非沿海,長年處於戰亂與饑荒中的國家,卻膽敢在北約國家與歐盟派海軍、飛機巡邏的海域,公然向各國船舶挑釁,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有人認為,「戰亂」、「饑饉」、「海盜」是了解索馬利亞的3個切入點,而前二者又影響著後者的生成。

索馬利亞人於西元750年遷入現在索國的西北角,然後不斷擴張版圖,16世紀時勢力達現在中南部首都摩加迪休附近。到了19世紀、20世紀初,索馬利亞人控制了這個非洲東部的一角。20世紀中,歐洲勢力入侵,索馬利亞被英國、義大利等國占領瓜分。

二次大戰後,西方勢力逐漸退出,英國於1948年與1955年將索國領土奧加登(Ogaden)與浩德(Haud)兩地交予索國西邊的衣索匹亞,也從而埋下索、衣世仇的種子。

1960年索馬利亞宣布獨立,中央政府成立,不過國內各派閥之間的內戰不斷,到了1991年,「索馬利亞聯合黨」的武裝分子推翻了巴烈總統領導的政府,自此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2000年,索馬利亞雖然設立了過渡政府,不過始終未能得到國內各主要武裝派別的承認,實際控制區域僅限於首都一隅。

目前索國除了過渡政府外,國內主要由「恢復和平與反恐聯盟」與「伊斯蘭法庭聯盟」把持。「恢復和平與反恐聯盟」是美國、衣索匹亞一直在暗中支援的索馬利亞世俗軍閥聯盟,他們資助金錢、武器和情報,藉以壓制當地的伊斯蘭極端勢力;「伊斯蘭法庭聯盟」則是索馬利亞的一個泛部族聯盟武裝組織,他們反對國外勢力介入內戰,不惜發動「聖戰」,背後傳有凱達恐怖組織支持。

在內戰頻仍、政府無法有效運作下,索國長期陷入貧窮、饑荒,然因索國位居交通要衝,北邊的亞丁灣是印度洋通往紅海、蘇伊士運行的咽喉,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每年光行經的油輪就達1萬8,200艘。

在無政府狀態的混亂局勢裡,饑荒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索馬利亞的海盜事業,索馬利亞東北方的艾爾港成為「海盜大本營」。

當地民眾指出,部分出身漁民的海盜因無法與拖網漁船對抗而被迫打劫,「非法捕魚是海盜猖獗的根本原因,海盜甚至自命為海岸防衛隊。」

根據統計,海盜去年所獲得的贖金高達3,000萬美元(約台幣10億),高於艾爾港所在的邦特蘭區一年2,000萬的預算總額。

因此,在索馬利亞內戰、饑荒無法短期內解決的情況下,海盜搶劫船舶的現象恐將層出不窮,索馬利亞外海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


【2008/11/22 聯合報】

2025預言:中印崛起 美地位下降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在一項預言2025年全球大勢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全球暖化可能成為俄羅斯的一大助力,某一歐洲國家可能因為組織犯罪與美元而顛覆,美國的地位更可能在未來20年間持續下降。

NIC是美國「國家情報首長辦公室」的高階分析機構,每4年編製一次報告,供美國領導人研判潛在問題與契機的參考之用,今年是第4次發表報告,題為「2025全球趨勢」,歷時1年完成。報告指出,為害俄羅斯的組織犯罪最終可能顛覆某一個東歐或中歐國家。報告並未透露該國家的名稱。

報告指出中國屆時可能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2大經濟體,全球各國可能不再仰賴石油,美元仍將是重要的貨幣,卻不再是唯一的強勢貨幣。至於美國,可能因為決定將更多資源轉用於解決國內問題,再加上中國與印度崛起,以致在多極化世界中的全球地位相對不如以往。

報告指出,全球暖化極可能導致俄國與加拿大的耕作季節延長,並降低兩者勘採北極油田的困難度,最終強化它們的經濟,而俄國蔚為全球強權的過程可能因為它對能源領域投資不足、組織犯罪嚴重及政府貪瀆等因素而蒙上陰影。

報告又說,非洲與南亞國家可能因為政權瓦解或面臨安全問題,氣候變遷引發的飲用水及糧食不足,以及總人口遞增至14億等因素而陷入動盪乃至近乎無政府狀態,而隨著各國競逐不斷遞減及轉移的糧食、飲用水及能源等資源,再加上核武技術擴散,2025年為此爆發區域衝突的可能性高於當前。報告指出:「最容易捲入衝突的國家位於不穩定的大弧形範圍內,其中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北非、中東、巴爾幹、高加索、南亞、中亞與部分東南亞地區。」報告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中東,如果伊朗持續推動核武計畫,該地區可能出現核武競賽。

報告指出,儘管屆時的全球局勢更加不穩,凱達式微的速度卻可能高於想像,恐怖攻擊的受害者以穆斯林居多,以致它在穆斯林世界日益受到排斥及譴責是主因之一。報告說:「凱達意識形態強硬,無法達成戰略目標,更無法成為群眾運動,凡此均是它不太可能超越世代的主因。」

報告認為,中東地區以外部分非阿拉伯穆斯林國家的地緣政治地位可能提高,其中包括土耳其與印尼,至於伊朗,如果廢除神權政治,可能在新的全球秩序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8/11/22 聯合報】

2009年1月26日 星期一

重畫台灣地圖 敲定3都15縣

馬英九總統昨天上午召集行政院長劉兆玄與相關部會,敲定我國將走向「三都十五縣」,並確認台中縣市後年合併的時程。馬總統指示,內政部與經建會進行細部規畫,一個月內再向總統府簡報。

「三都十五縣」的三都是:台北都會區(台北市、縣、基隆市,民國一○三年合併)、台中都會區(台中市、縣,九十九年合併)、高雄都會區(高雄市、縣,南部縣市長爭取一百年合併)。

十五縣是:桃園、新竹(新竹市、縣)、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嘉義市、縣)、台南(台南市、縣)、屏東、宜蘭、花蓮、台東、澎湖、金門、連江。

劉兆玄昨天上午率內政部、財政部、經建會、研考會與交通部等首長入府,正式提報「三都十五縣」規畫案,府方也邀請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聽取報告。馬總統指示,應考量經濟、交通等因素,「重視民意,循序漸進,持續推動。」

核心人士指出,整個行政區劃的問題,涉及更「上位」的國土規劃,包括人口分布、交通、產業、區域特性、水資源保護、山坡地、海岸線等,這些都有待馬總統定奪。

據了解,馬總統昨天馬不停蹄,下午又聽取學者專家的國土規畫報告,「上位」概念已漸趨完整;馬總統認為,台灣要提高國際競爭力,「三都十五縣」推行刻不容緩。

「三都十五縣」涉及多項修法,包括「地方制度法」、「財政收支劃分法」等,其中地方公職人員任期、改制日期、縣及鄉鎮市自治法規、組織員額、都內區劃設、區的地方自治事項、財政劃分比例與分配公式等配套,都待確認。

內政部表示,將儘速提出「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立院審議。


【2008/12/27 聯合報】

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廖玉蕙:為老師尋找一個理由


去年,我有機會參與大學評鑑工作。一回,校方安排評鑑委員參觀教學現場。我悄悄從後門潛入,觀摩了兩門課程。其中的一位教授,像尊菩薩般端坐講台,俯首斂眉,從頭到尾目不斜視地念著桌上的講義,連眼皮都沒抬一下;另一位在超大型教室授課的教授,則牢牢踞坐離學生約莫十公尺遠的講台上,用麥克風隔空喊話。我分別在教室裡待了各十分鐘左右,學生睡覺的睡覺、耳語的耳語、發呆的發呆,老師處變不驚地喃喃自語,真是讓人嘆為觀止。那態勢擺明了「銀貨兩訖」,學生花錢上課,老師拿錢販售知識,至於學生有無意願求知,顯然不在教授的考慮範圍!這兩位教授據守高階座位,壁壘分明地和學生劃清界線,看來是絕不肯走下講台、向學生靠攏一步的!

教書一如創作 豈能失去熱情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裡曾說,小說家之所以創作乃源於描述人類存在狀況的熱情,我以為拿來類比教書的行業也未嘗不可。一位心如死水的老師,本身就如槁木、如死灰,有何能耐引燃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到一位畫家在教學節目上示範寫生,他說:「畫風景不只是塗顏色,更重要的是畫出風景裡的空氣。」

旨哉斯言!這話真是放諸各行各業而皆準!教書不止於填鴨式地傳授專業知識,溝通的熱情往往才是學生深度學習的動力。溝通的熱情可以引發老師求好的動機,讓學問的傳授,因此而散發沁人心脾的多層次感動。它絕不只是單純為紅牆、白瓦、藍天、綠地上色,而是傳達出空氣的飽和、流動,天色的氤氳、晴和的靈動教學。一個從不抬起眼皮看看學生的老師是怎樣的老師!一位老是翹著二郎腿踞坐講台上、絕不「移樽就教」的教授,又是怎樣的教授!

傳道授業解惑 多層次的感動

我常常想起女兒小學時的實習老師,年輕、熱情,充滿活力。據女兒及她的同學轉述,從這位實習老師來到學校的那天起,班上同學每天都開心地上學去!這在經常巴望風災、水患能達到停課標準的台灣學生而言,真是不尋常的現象。一天,在晚餐桌上,女兒跟家人叨叨敘述當天運動會的種種。她說:「今天,我們的實習老師哭了!因為我們拔河比賽輸了!……」

我轉過頭,漫不經心地朝一旁的外子說:「這個老師未免太情緒性了!比賽本來就有輸贏,幹嘛得失心那麼重!……畢竟是太年輕了,缺少經驗。」

女兒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欲語還休,卻似乎因為找不到適當的反駁說辭而作罷。臨睡前,女兒忽然跑到我的書房,鄭重地朝我說:

「現在我想起來了!其實,我們老師哭,不是因為拔河比賽輸了,他是因為我們不團結才哭的!」

我當下肅然!為著方才輕率的臧否而感到慚愧。

是一位怎樣熱情的老師,讓稚齡的女兒願意花上三、四個鐘頭為他的年輕、失態設想一個更加周到的說法!在女兒這番言語的背後,必然埋藏著老師無數的心血。這位老師也許經驗不豐,卻教出了風景裡飽滿的空氣。這或許可以提醒經驗豐富卻疲態漸露的老師們是否在不經意間已然遺落了熱情的初衷。身為教師的我們,是不是也該如此自我期許:萬一不小心在某些時刻流露了不太適當的言行而招致批評時,會有學生願意深情地花上幾個小時,挺身為我們尋找一個較為堂皇的理由。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2009/01/12 聯合報】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基督教門羅主義方興未艾

  • 2009-01-01 中國時報 【石之瑜】

     文明衝突的作者杭廷頓過世,但是杭廷頓所反應的價值,未必也隨之入土為安。簡言之,杭廷頓言而未明的,且至今方興未艾的,可稱之為基督教的門羅主義。

     門羅主義原是美國主張以美洲為勢力範圍,抗拒歐洲勢力介入美洲事務。最近一次膾炙人口的對抗,是一九六二年的古巴飛彈危機,當時美國傾全國之力嚇阻前蘇聯將飛彈裝載到古巴。而所謂基督教門羅主義指的,便是一種防止非基督教文明入侵基督教的立場。

     自始杭廷頓就不認為第三世界需要與美國是用同一種標準。早年他著名的理論之一,就是認為第三世界的威權政府推動經濟發展比較有成效,因而不鼓勵非要按照歐美的標準進行民主化。

     在第三波民主來臨前,杭廷頓率先唱衰民主化,他曾為文質問,世界上還會有新出現的民主國家嗎?第三波民主化之後,他還來過台灣幫助李登輝批判李光耀,文明衝突論就是在這段期間醞釀完成的。可見,文明衝突論與當時流行的民主和平論有共謀之處,後者指責衝突的責任總在不民主國家那一邊,因而不是政策問題,而是文明問題,並可推知,兩岸之間有文明衝突,責任在大陸。

     但杭廷頓並不見得要主張積極推動文明衝突,他著眼的恐怕首先是被多元宗教與多元族群弄得好像快要四分五裂的美國公民文化,由此他進而體會文明之間很難真正融合,拉丁美洲、亞洲新移民與伊斯蘭宗教對美國文化的破壞,應該是令他難以釋懷的源頭。

     這並不是杭廷頓獨有的情緒。民主黨的重要思想家亞瑟.斯勒辛格也在文明衝突論發表的幾乎同一時間,對於美國社會可能即將因為多種族與多宗教的紛擾而解體,憂心忡忡。斯勒辛格曾經對美國歷史是否為見證上帝的選民所為,還是充其量是人類史上一次永遠沒有上帝眷戀的實驗而已,發表過美國歷史大循環的名著,如今卻開始對美國能否存在感到不安。

     繼文明衝突論之後,杭廷頓與人共同編輯了一本《文化很重要》的暢銷書,內容痛陳拉美與非洲文化阻撓現代化。眾人注意到杭廷頓寫的文明衝突論中,最後伊斯蘭教與儒教成為基督教終極的對手,比較少注意到他主張改造拉丁美洲與非洲的文化。而他所謂「文化很重要」的意思是,拉美的文化是沒用的文化,要有正確的現代化文化才能發展。與他合編這本書的另一位先生,正是十幾年前著書指控拉美落後是因為當地人的文化心態在作祟。

     從他早期對威權政府的容忍,到後來他對民主化的意興闌珊,再到他反對美國政府試圖影響主要是儒教與伊斯蘭教地區的異教徒,到最後他支持拉丁美洲與非洲的自我改造,看出來他對於可以基督教化的地區基本上是被動接受的態度,對難以基督教化的地區則敬而遠之。從基督教角度而言,不啻屬於一種門羅主義式的思維。

     美國要不要向儒教或伊斯蘭教發動攻擊,不是理性問題,而是感性問題,在攻守之間,主張守的是機會主義,因為反正不可能徹底打贏,算式計算的結果,有其理性。主張攻的是十字軍主義,常是曇花一現。杭廷頓基本上屬於守勢思維,但是他的文明衝突論與攻勢思維分享了同一種情感,所以被已故後殖民作家薩依德批判為無知。論人數,薩依德這樣的基督教徒當然是少數。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林博文專欄─杭廷頓與文明衝突論

  • 2008-12-31 中國時報 【林博文】

     在以色列空軍狂炸迦薩走廊巴勒斯坦哈瑪斯基地之際,很自然地想到在耶誕前夕去世的美國政治學大師山繆爾.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享年八十一歲的杭廷頓,於一九九三年在《外交事務》發表轟動一時的〈文明的衝突?〉論文;三年後加以擴充加料成書,書名就叫《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這本書已被譯成三十九種文字,風行全球知識界,也使杭廷頓成為最有影響力和最具爭議性的當代政治學者。

     其實,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乃承襲伯納德.路易斯(Bernard Lewis)的觀點,予以更深邃、更廣泛的詮釋。路易斯是英國人,在普林斯頓大學教了三十多年書,現已九十二歲,他和杭廷頓都屬於「西方至上主義者」(或「白人至上主義者」),在外交政策上也都是鷹派。杭廷頓表示,冷戰結束以後,世界衝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之爭,而是不同文明之間(或內部)的爭鬥。

     杭廷頓強調,由於受到現代化的驅使,全球的政治沿著文明界線進行重組。具有相似文化的人民和國家正在聚合,而擁有不同文化的人民和國家正在分離。由意識形態和超級大國界定的聯盟正讓位於由文化和文明所界定的聯盟,文明之間的斷層線正在變成全球政治衝突的中心地帶。因此,一個以文明為基礎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現。

     杭廷頓發表文明衝突論的文章和專書之後,肯定的聲音和否定的浪潮充斥全球學界,蔚為二十世紀末期最熱烈的一場學術、文化與政治論戰,中國大陸學者捲入的程度遠超過台灣和海外華人學者。絕大多數大陸學者對杭廷頓的理論持批判態度,他們不贊同杭氏把儒家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特別是西方文明)對立起來,亦不滿杭氏認為儒家文明是對世界秩序的潛在威脅,更氣憤杭氏預言中國的崛起將會導致世界文明的衝突。

     杭廷頓的書是在一九九六年出版,五年後發生了九一一事件。在西方媒體、政客和一般人民的心中,九一一事件不就是伊斯蘭文明以暴力挑戰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例證嗎?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亦因賓拉登的「傑作」而大出鋒頭。包括季辛吉在內的一批右翼和中間偏右學者及政論家,都把杭廷頓譽為創始「圍堵」政策的外交學者喬治.肯楠以來的頭號政治理論家。杭廷頓本人對他的文明衝突論獲得血腥印證,極具學術上的滿足感;但是,批評他的論著亦隨之大量湧現,直至今天。

     巴勒斯坦裔的名學者薩依德,眼看路易斯和杭廷頓蓄意顛倒黑白,視伊斯蘭如寇讎的論學態度,心中大為光火,於是在《國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痛斥文明的衝突乃是「無知的衝突」。薩依德說,杭廷頓是個意識形態空想家,一心要將「文明」與「認同」扭曲成已然定形、封閉的體系,「文明衝突」之說完全忽略了歷史隱而不顯的部分(如各種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增益與分享),只急於以荒謬可笑、狹隘簡化的方式來凸顯文明的鬥爭。

     薩依德以及其他學者對文明衝突論最不滿的是,杭廷頓在論述中所展現的西方文明優越感,以及其他文明皆「非我族類」的白人中心論。世人在譴責賓拉登所領導的「基地」組織恐怖分子之餘,很少人會去探討促成賓拉登採取暴力的原因,也很少人去探究美國霸權主義在阿拉伯世界的所作所為。就如同以色列數十年來和巴勒斯坦的武裝衝突,除了文明、宗教和民族不同,亦含有領土、主權、生存之爭,更有美國因素在裡面。沒有美國的大力撐腰,以色列早就不見了。今年剛好是以色列建國六十年,這是個可敬的猶太小國,但如沒有美國每年花數十億(甚至上百億)「養她」,再加上強大的「以色列遊說團」坐鎮華府,以色列也許已變成一個歷史名詞。

     杭廷頓四年前出了一本《我們是誰?對美國國家認同的挑戰》,痛罵拉丁裔(以墨西哥人為主)新移民,指責他們拒絕融入美國社會,企圖分裂美國。這本立場偏頗的著作,一出版即遭到左右兩派的夾擊,有人批評杭廷頓是在鼓吹「新孤立主義者的民族主義」,因杭氏認為多元文化和全球化會危害美國的「核心文化」。所謂美國的核心文化,即指基督教、講英語、歐洲傳過來的文化與哲學,以及美國的政治與法律制度。

     薩依德和杭廷頓是思想上的死對頭,如今皆已作古。美國少了兩位學術巨人,不只是美國的損失,全球文化界亦痛失兩個有開創性的學者。